查看原文
其他

内地与香港,你们和我们不一样?

2015-02-28 廖伟棠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摘要ID:ipress

生活在一个四处充满陷阱的世界里的人,自觉有必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


支持香港取消自由行,还香港人民一个清静。同样支持取消广东电网对港供电,取消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取消‘三趟快车’对港农副产品输入,取消西二线求大段管道对港供气,还香港人民一个清静,给广东人民减少压力!我是中国人(这个必须转)

——看着这种念念有词犹如传销口诀一样的帖子竟然出现在我的朋友圈那些作家艺术家的转发中,我知道,这些天给他们发的分析与辟谣都白发了。

就像是配合沙田商场里几枝龙狮旗的摇动,这两天微信朋友圈也好微博圈也好,都被一系列挑拨内地与香港关系的帖子刷屏。殊途同归,这两个貌似相反的妖魔化对方的行动,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阻止内地人到香港去,让香港成为孤岛(其实更是孤岛化内地),彼此不再看见彼此的友善与文明。

自由行启动至今,当然需要检讨,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根据现实变数而调整,这是讲求辩证发展的管理者肯定明白的。如今高层按兵不动,任由地下百姓彼此攻击——用的都是低级招数,辱骂、煽动、造谣,虽然都从少数人所出,但经网络传播放大,也成功达到了他们都秘而不宣的另一个效果:以此情绪化的喧嚣,遮挡其他冷静理性的言论。

我的微博比较公共,微信则比较单纯,朋友圈基本是写作和艺术界,我可以肯定他们大多数人都来过香港,接触过心怀善意和老实生活的香港老百姓。但还是有人毫不犹豫转发包含类似“香港人是寄生在中国的一群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生产力,生活虽好并不踏实”这样明显歪曲事实的帖子,并且对文章中矛盾百出的数据选择性失明。

比如说写及香港机场,煽动帖说那是英政府留给香港经济的定时炸弹,可是你只要稍微上网一搜寻,就会发现“定时炸弹论”来自九七前老左派的短见,目前香港机场已经连续四年全球货运量第一、十多次被不同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佳机场。你说造谣者是醉了呢?还是想灌醉你?

至于香港水电离不开大陆论,2012年就有网络深度专题逐一驳斥,但诡异的是它的转发量远远滞后于前者。因为前者迎合的是恩主心态,并且充满了悲壮,潜台词是“咱们自甘吃亏,倒养了一群白眼狼”,让看的人既怒且伤感。而愤怒与伤感,恰恰是集体情绪当中最容易操控的。

愤怒与伤感皆属于无成本的事情,东江水卖给香港你固然没有拿到一分钱,为着自尊心而进行所谓的断水,你当然也不会像水公司那样吃亏。同理,传谣污蔑彭浩翔,大不了导致他的电影在大陆没票房,传谣者也自有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影片选择。不假思索地转发谣言的人,唯一动机就是“尊严”受损,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被传谣的人的尊严。

半封闭状态的所谓社交网站(不只是微信,Facebook也一样)中,人更容易活在幻境里——你会选择适合自己做窝的那些稻草,那些稻草也在寻找短视的主人。玻璃心的用户,首先自然选择最极端的攻击来为自己的玻璃心作出反证,渐渐的他会越来越敏感,把一般状况也想象为对自己的歧视和攻击,再加上投其所好虚构出来的极端言辞,他的小窝就这么炼成了。

接着他就会自觉参与释放各种负能量,转发各种草木皆兵的帖子:无论是养生帖、骗术帖、某某不会告诉你的十大秘密帖……这次换作转发抹黑香港的帖,道理也一样,生活在一个四处充满陷阱的世界里的人,自觉有必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

遗憾的是,玻璃心,在这个互联网用户里占了多数(而营销公众号的神秘力量,当然懂得这一点)。具体落实到内地与香港的矛盾问题,就更复杂一些,有一位内地网友在给我的信里有所分析,兹引他写得比较不那么尖锐的一段:“你们和我们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一直在刺痛我,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之源。一旦你们有一点点歧视的迹象(几百万港人中几百人的小型示威,在意见分流社会中平常的分流立场),这种刺痛感就会加深若干倍。”这种判断,起码对于部分过敏人群是适用的。


(大陆游客在香港,CFP供图)

现在的问题还在于,风声鹤唳乌云蔽日的网络氛围,把本来反应还正常的人也推向反应过度,因为“战争状态”会放大一切细节。比如我在微博上提到我长期捐助内地贫困山区儿童,使用了“指定是捐给中国的”这字眼(因为你可以选择捐助的国别),眼睛雪亮的群众马上跳出来说:“香港人不是中国人吗?你为什么强调‘中国’?”进一步就把我定义为港独了。正常状态下,“中国”与“我国”、“祖国”的内涵是等同的,爱国状态下,不使用“我国”和“祖国”的,就是心藏祸水。

荒诞吗?煽动与谣言越过最大临界点后,就是荒诞。而且这是一种被强制正当化的荒诞,制造者与接受者构成下意识的共谋,需要更多愤怒与伤感维持荒诞表面的闪光,去为荒诞感辩护,在荒诞被理性揭穿的时候及时地诉诸感性,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抱团取暖,继而把取暖变成新的怒火。

因为共谋者都明白,他们玻璃心里那个小窝不能崩溃。这无疑也是让人心酸的,让我想起去年薛忆沩的“话题”小说《空巢》里那个被诈骗的老妈妈,她的崩溃并非来自被骗,而是来自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容易上当、一直上当的人这一事实,这深深动摇了她的存在根基。是啊,“吾从众”,一起装睡多强大,独自醒来未免发现自己的脆弱。

应该补充一个发现:这种反应过度的玻璃心,同样存在香港那些动辄咒骂强国的人身上,他们也善于强迫症似的从“强国”哪里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强”人所难的证据。这种“巧合”背后的动因,可堪另起长文思考一下,那倒是触及两地矛盾的某些深层神经的。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代,“你只要思考,你就一只脚踏进了监狱”。别思考了,鹬蚌相争,得利的是谁也许未知,但肯定不是鹬和蚌。到最后谁都是被伤害的人,谁都手里拿着刀子同时说你太伤我心了。那么,谁来疗伤?还是弃疗拉倒?

亲者痛仇者快,难道,其实你们并不在乎。

(本文原标题为:《为什么你这么容易被刺痛?》)


作者:廖伟棠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香港作家,现代派诗人、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作者及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交锋 | 廖伟棠PK沈浩波:余秀华到底是不是个好诗人

章诗依:关于今天香港,金庸会说什么?

严飞:香港穷人和富人为何都相信风水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点击↙↙↙【阅读原文】看本文作者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